top of page

【風的味道】

風的味道 ── 沃沃美學空間開幕首展
藝術家│王挺宇 Wang Ting Yu│吳易澤 Wu Yi Tze│林正偉 Lin Cheng Wei│姚植傑 Yao Chih Chieh│許喬彥 Hsu Chiao Yen│游文富 Yu Wen Fu│黃盟欽 Huang Meng-Chin

 

░░░░░░░░░



展期│ 105.12.17(六)-106.1.27(五) 11:00-18:00 (周一休館)
開幕│ 105.12.17(六) 13:30 PM
地點│ 沃沃美學 (新竹市西門街258號)

 

░░░░░░░░░


風的味道,風,我們感受到它,是因它的吹動。氣流攪動了鄉村、河流、城市街區、商店以至人群的氣息。每個地方,風都有不同的觸覺及嗅覺,裡面混雜著風吹過每個地方所捲入的一切人事物。本次展呈出一種生活美學,這是由地方紋理及生活節奏所共織下產生的美學態度。風既一種比喻又是具體的體感,它隱喻著文化的交雜產生的味道,也體驗風的吹動過程,帶來的地方及城市各種可能的氣息。

在全球化的當下,人們頻繁的移動,新的移動人口移入城市、舊城區景觀不斷更新、生活樣貌愈趨多元,顯現一段移動和社會關係的軌跡,「風」可以滑行於不同的景觀的空間邊界,除非你完全封閉它,否則它可以輕易穿越經濟及社會的界線,將原本的寂靜不動,擾動成不同的氣息風旋與流動。「風」也是有聲音,它時而寂然無聲,時而喧囂呼嘯,所席捲出各種氣味、聲響,象徵一種文化的混雜碰撞。其間有抵抗也有共容,且兩者常常並存。這次展出設定了「文化交雜」、「地方氣息」兩個主要內容。七位藝術家都以其各自面對及關注在地的風景氣息或文化擾動的過程,提供觀者的對生活美學的思索。

「風的味道」展呈了當代藝術家對新竹及其他地方各種氣味的一種敘事或表達。風者諷也,代表著在地的聲音;風它催動、流動著氣息,可以讓我們起飛的巨大力量,也可以是怡人的徐徐清風。我們期望在藝術創作中,能感受風鼓動時所飄散出的一切,而能敏銳的嗅聞、感受它們。

【謎樣的記憶:從敘事軌跡探視艋舺】: Hieroglyphic Memory: Surveying

謎樣的記憶:從敘事軌跡探視艋舺
Hieroglyphic Memory: Surveying

展覽開幕:2016年12月23日,下午二點至六點
展覽地點: 剝皮寮歷史街區

展覽日期:2016年12月22日至2016年12月30日, 早上九點至下午六點 (週一休息)

Exhibition Dates: December 22, 2016 to December 30, 2016, 9am – 6pm (close on Monday)
Vernissage: December 22, 2016, 2 – 6 pm
Exhibition Venue: Bopiliao Historic Block

░░░░░░░░░

本展覽將展出一系列全新作品,包含裝置、錄像、攝影等多種媒材並涉及空間,透過這10位╱組國際藝術家的觀點,進入基於艋舺舊街區這樣一個特殊的城市場域,以藝術家提出的作品為抽象思維的當代藝術展「謎樣的記憶:從敘事軌跡探視艋舺」,期望激盪出各種城市記憶與視覺意象,甚至對未來城市藍圖的想像。這些作品所強調的是結合裝置與表演的相對性概念,這種相對性不但是植基於與人的互動中,同時也是藝術作品在生活空間脈絡化的結果。整個活動中不同屬性的藝術展演,也將是不同形式的文化文本的展演。

░░░░░░░░░

策展人:王俊琪
展出藝術家:丁昶文(台)、鄭亭亭(台)、侯怡亭(台)、林正偉(台)、程仁珮(台)、港千尋 Chihiro Minato (日)、廉中皓 Joongh Yum(韓)、bösediva (羅賓・狄亞 Robin Detje與艾莉莎・杜卡Elisa Duca) 、鄧肯・蒙弗特 Duncan Mountford (英)、法比恩・樂韓 Fabien Lerat(法)

【隕石,倦怠排練】

展覽期間:2017.01.07(六) - 02.06(一) 
茶會暨論壇:2017.01.14 ( 六 ) 14:00 - 16:00 藝術家出席

論壇與談人:水谷藝術總監 — 彭才瑄
開幕演出:長號演奏家 — 蔣格西

展覽地點:次日 morrow morrow
開放時間:週五至週一 13:00 - 20:00


░░░░░░░░░

【參展藝術家】

Lin, Li-Wei 林立偉
Lin, Cheng-Wei 林正偉
Cheng, Jen-Pei 程仁珮
Lo, Shao-Hui 羅紹徽
Hsiao, Yu-Chi 蕭禹琦


░░░░░░░░░

【關於展覽】

第一顆經過計算而找到位子的隕石是1959年墜落在捷克斯洛伐克(現在的捷克共和國)的普利布蘭(Příbram)隕石。在這個事件中,有兩架攝影機捕捉到這顆流星還是火球時的影像。隕石旅程似乎因此有了軌跡可循。

在移動的時間軸裡,流星在抵達地面的最後那一秒成為隕石。
倘若隕石在尚未撞擊地表時便已被稱為隕石,這預言式的稱呼似乎審判了未來必定墜落的結果。
無法經由排練和預演的過程在隕石抵達異地後、成為一件事實。

每顆隕石都帶著神祕的軌跡故事,旅行中的隕石碎片,掉落到不同地點;不停的猶疑前進著,徘徊漂浮,持續的消耗這個世界的能源。我們都是小塊的隕石碎片,分秒年歲的瞬息萬變似乎也像隕石的行動般充滿不確定性。從不斷移動的旅程中不停獲得與逝去,最終我們總能選擇一種姿態完美停留,片段的姿態來自回憶與想像,以及與過程中的運行狀態。

本次展覽透過五位藝術家將展出作品包含裝置、錄像、攝影與畫作,從空間與時間的滲透,在展覽中以作品進行對談,以不同的觀看方式回應對於環境的想像。

Please reload

bottom of page